传统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很严重,一些企业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转型,那么就会在红海里激烈的厮杀,承受不了成本的上升而渐渐萧条,甚至最终消亡。未雨绸缪是一个企业家最基本的素质,其实,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很大。比如有的企业在向更细分更专业的领域发展,有的企业将低利润率的产品抛弃而侧重于高利润率的产品,中国制造业的出入不在于所谓的“互联网+”,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进口替代。这个过程中,制造业企业的转型需要做很多工作,如果不及时而任凭外部环境的恶化,结果自然会被淘汰。
传承不慎猝死
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大部分走过了二三十年的历史,企业到了交接班的关键期。一代企业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,如果不能实现成功传承就会毁于一旦。在优越条件下长大的企业家子女,大多会觉得传统制造业太累太苦,他们相比于父辈,心态上往往更加浮躁。像海鑫钢铁的李海仓突然身故,没有经过传承规划就由李兆会接班,很显然这个海外归来的二代根本就不喜欢制造业,也不可能做好制造业。目前中国有的制造业企业处在经济周期、产业周期和企业传承周期的交汇点,如果传承不慎,那么在经济下行、产业衰退的背景下,企业就可能出现猝死。
中国制造业真的很难!我们在制作《中国制造2025家族企业传承报告》的过程中已经走访了近百家制造业企业,实话实说,有些地区的制造业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“萧条”。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,有70%的原因归于政策环境,包括长期以来的“国进民退”、技工教育的严重缺失、滥发货币、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税费负担过重,等等。
但是,我们也应该看到好的一面,如今政府越来越重视制造业,并且在努力的为制造业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。而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,也确实发现中国的制造业有非常多令人鼓舞的亮点。比如很多制造业企业在积极的转型,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,摆脱低价竞争的泥沼;比如有一些“90后”已经接过了制造业家族企业的班,他们非常的务实和勤奋,也很有想法,他们一点都没有年轻人的浮躁,相反会给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;比如有的制造业企业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,专注于细分领域而且掌握核心技术,并进一步的实行“归核化”,努力的实现进口替代;再比如有的制造业企业完全靠自主研发出新的机器,大大提高整条产业链的效率,而且有的企业在智能化制造方面也在积极的探索。
制造业是一国之本,制造业亡了,则中国经济亡、中华民族亡。国家兴亡、匹夫有责,制造业家族企业的二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,需要不断的学习,才能够带领家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、发展创新。为此,《接力》杂志将组织一次“接力德国行——探寻工业4.0的家族传承之源”,一方面是为了让创二代们深入的了解先进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情况,学到可借鉴的东西;另一方面也是让中国的制造业家族企业二代们可以充分的交流,互相学习,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而共同奋斗!
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接力杂志
更多
最新职位
保安
前台文员
手袋跟单员
跟单员(工资面议)
生产厂长
关于我们
法律声明
联系我们
意见反馈
入会流程
猎头
培训
官方微信
回到顶部
我要建议
我要订阅